我爱吃虾

“一节一会”特别报道:小龙虾撬动“大经济”

  以小龙虾之名,“一节一会”捷报频传,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再次成为潜江龙虾节这道名副其实的“经济主餐”最有力的证据。

  6月11日,“一节一会”如约开幕,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2020-2021年度,“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5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连续三年登顶行业榜首,进一步强化了领先优势。

  当天,150家知名企业“虾”路相逢,线上线下立体展现“一只虾”;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等百名专家学者品虾论稻,助力我市虾-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月12日,全市人民共同收获了以龙虾节为开放平台、招商平台、创富平台的丰硕成果。53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潜江,协议引资总额241.37亿元,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

  伴随着网络龙虾节火热启幕的,还有湖北顺丰与虾谷的合作项目。2019年至2021年6月,顺丰实现潜江小龙虾运输外销8163吨,通过端到端的高质量物流服务,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助推潜江龙虾全面“走出去”。

  潜江龙虾产业起步于2001年。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已形成集科研示范、选育繁殖、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成为全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地方的特色产业、农民的致富产业。

  如今,潜江正在从养殖、物流、加工等领域对小龙虾进行全产业链升级,潜江龙虾正乘势而起,撬动产业“大经济”。截至2020年底,潜江建成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85万亩,小龙虾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在外开办龙虾主题餐厅3000余家,冷链物流网覆盖全国大中城市500多个,先后获评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成就了潜江虾-稻520亿元综合产值的大产业。

  “经过前几届一节一会的积淀,现在生意特别火爆。”潜江龙虾梦集团公司董事长刘晓飞介绍,乘着节会的东风,该公司生产的小龙虾系列调味品在线上线下获得了空前关注,仅一个上午就创造了近200万元的销售成绩,还陆续收到了来自四川、湖南、江西等100多家客户的大量订单。

  盛会迎盛世。潜江小龙虾,正挥舞着它健壮的虾钳,甩动它让人垂涎欲滴的虾尾,向世界发出号召:开放的潜江,欢迎你!

  6月13日,第十二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五届虾-稻产业博览会(以下间称“一节一会”)主体活动结束,除了带来振奋人心的发展数字和多项“国字头”荣誉外,更为我市文旅事业发展带来了人气和美誉,为打造文旅IP、溢出效应提供了实力支撑。

  “何处寻幽静,我要江小荷”“米香沁心脾,我要潜米团”“虾心游四海,我想要潜小侠”近日,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转发点赞赢潜江旅游IP形象人偶的活动,受到广大网友的踊跃参与。一时间,“潜小侠”“江小荷”“潜米团”成为广大网友的团宠,提高了我市旅游美誉度。

  “潜小侠”“江小荷”“潜米团”是根据潜江“龙虾之乡”“水乡园林”“鱼米之乡”三大特色而设计的。今后,“潜小侠”“江小荷”“潜米团”三个IP形象将会通过衣帽服饰、玩偶、生活用品以及动画动漫等形式出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潜江旅游IP形象发布为契机,不断提升潜江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助力潜江文旅产业发展,拉动消费增长。

  “潜江以小龙虾闻名,但在文化输出方面除相应的非遗作品外,现代文创产品研发比较滞后。”艺格初品负责人刘自强说,今年,借助“一节一会”向全国游客展示了许多新的潜江文创产品,各式各样可爱的玩偶深受市民及游客喜爱。

  借着“一节一会”的人气,游客来潜旅游的势头也更足了:热带雨林温泉水世界将吃虾和玩水“跨界融合”,游客体验感翻倍;曹禺文化旅游区戏剧文化活动精彩上演,游客在此接受着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鸟语绿林间,游客纵享水乡好风光;星期8生态农业公园成为亲子游的火热目的地;三园生态园、楚潜村韵、满园果生态园等生态农庄是体验田园乐趣的好去处,采摘水果、户外烧烤等项目广受青睐

  因虾点燃的乡村旅游呈现火爆态势,且与龙虾美食游形成良性互动,我市旅游业渐渐补足短板,自成特色。

  未来,我市将以潜江龙虾品牌为依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为省内外游客提供吃潜江龙虾、游曹禺故里、看湿地风景、走健康绿道、品荆楚文化、听花鼓赏皮影等立体式全方位的旅游体验,做大“虾乡之旅”旅游品牌,促进我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喜欢吃潜江龙虾?除了味道好,更重要的当然是潜江龙虾品质好啊!虾肉Q弹紧实,连鳃都是白色干净的,我们吃得放心。”6月15日,在潜阳城用餐的食客李罗告诉记者,他是潜江龙虾的“铁粉”,专程带着女友从安徽六安驱车过来品尝地道的潜江龙虾,顺便考察一下小龙虾市场。

  今年3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潜江龙虾符合欧美最为严苛的检测标准,出口欧盟135项检测指标无一项超标,被列为中欧互认免检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可以直接进入欧美市场,进一步走出国门、进入欧盟市场,催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潜江特有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孕育出了独特的潜江龙虾:头小尾大、爪粗壳亮、鳃白腹净、肉质Q弹。

  “我市在龙虾养殖、繁育、加工、餐饮技术上共有18项标准,形成了涵盖一二三全产业链的小龙虾标准体系。建立了潜江龙虾质量追溯体系,对养殖环境、投入品来源、病害监测、销售去向进行全程溯源跟踪,实现了潜江龙虾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小平介绍。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一动一静,一幅灵动的田野画卷在眼前显现。这正是“虾稻共作”模式的真实场景,龙虾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物肥料,农药、化肥零投入,再采用添加富硒营养液的培育方式,种出了绿色环保的“虾稻”。

  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潜江走出了一条全国领先的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标准化之路,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也给潜江虾-稻产业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经过20多年不断探索升级小龙虾生态养殖新模式,潜江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好水养好虾、好种种好稻”,坚持养“清水虾”,种“绿色稻”。

  近年来,为了保护好一城清水,我市关停搬迁了898家畜禽养殖基地和52家化工企业,全域河湖沟渠实现大联通、大循环。潜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监测点达标率92.3%。

  “潜江在全国首创虾稻共作生态绿色种养模式,坚持养虾先养水,好水养好虾原则,引入汉江一江清水灌全市,潜江人喝的是汉江的水,潜江龙虾喝的也是汉江的水。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只有坚持绿的底色,才能为产业发展打牢更稳固的根基。”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表示。

  2020-2021年度,“潜江龙虾”以251.8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登顶行业榜首。这是“潜江龙虾”连续三年登顶行业榜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潜江龙虾”的名号愈发深入人心,潜江龙虾已经不仅仅是人们盘中的美食,而是形成了集科研示范、选育繁殖、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全市建成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85万亩,小龙虾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35万吨、加工出口量连续16年领跑全国。

  6月初,记者来到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只见各流水线上一如既往地忙碌,去年新建的10万吨冷链仓储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仓储能力约2万吨。

  “如今,全国各地餐饮行业对于小龙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年这个时候,小龙虾就会集中上市,冷链仓储项目全部完工后,可帮助实现小龙虾全年均衡上市,保障湖北地区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潜网集团办公室主任苏静介绍。

  “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我们计划新建一个冷库配送中心,技改扩规一批加工项目,希望达到年收储小龙虾新增5000吨,年加工小龙虾新增8.5万吨、保健食品50亿粒的目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潜江龙虾“走出去”战略,鼓励市域内小龙虾餐饮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到外地建分厂、建基地,着力推动潜江龙虾品牌和标准向市外延伸。我市先后与北京等19个地区63家企业长期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品牌及技术共享共用,市外建基地200万亩、建厂12个,在外技术服务人才超1600人。在外开办潜江龙虾主题餐厅3000余家,与全国19个地区63家企业实现品牌共享,冷链物流网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远销日韩欧美。

  此前,潜江龙虾已相继走进上海、重庆、山西等地。今年,潜江龙虾还将陆续走进福州、青岛、腾冲等地,与全国人民分享潜江美味,掀起一波又一波“红色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