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龙虾市场怎么样?《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全文一览(2)

  2019年,有小龙虾养殖产量报告的省(区、市)23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河南、山东、四川、浙江、重庆、广西、福建、云南、贵州、陕西、上海、广东、黑龙江、海南、山西、河北、宁夏、新疆,其中陕西、海南为首次报告。产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湖北92.50万吨、安徽34.98万吨、湖南30.68万吨、江苏20.44万吨、江西13.35万吨,湖北一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4.27%,继续保持领先。上述5省小龙虾养殖产量总计191.94万吨,同比增长24.27%,占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的91.86%。

  从数据看,湖北省一家独大的地位仍难以撼动,全国小龙虾养殖业高度集中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近年来,随着各地小龙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排名前5的第一梯队省份(产量在10万吨以上)产量总占比有缓慢下降趋势,分别为2017年96.9%、2018年94.3%、2019年91.86%;以山东、河南、四川、浙江四省组成的第二梯队(产量在1-10万吨),2019年小龙虾养殖增幅明显,其中四川和浙江两省,增幅分别为129.8%和212.5%;其余省份,福建、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陕西等省(区、市)也有较快发展。

  2019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前30名的县(市、区)中,湖北省占16个、安徽省4个、湖南省7个、江苏省3个。排名上升最明显的县是安徽省霍邱县(第7名)和湖北省仙桃市(第15名),分别上升了9名和11名。除了前6名之外,其余县市区的排名竞争十分激烈,发生了较大变化。30个县(市、区)的小龙虾养殖总产量为121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57.9%。

  2019年,小龙虾养殖产量超过10万吨的县(市)有3个,分别是湖北省监利县(15.01万吨)、洪湖市(11.81万吨)和潜江市(10.71万吨)。另外,共有3个县(市、区)新入围全国排名前30名,分别是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23名)、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第29名)和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第30名)。

  2019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929万亩,较2018年同比增长14.80%。按养殖方式水域分,稻田养殖面积1586万亩,占小龙虾养殖总面积的85.96%,占比较2018年进一步扩大;池塘精养面积80.6万亩,虾蟹混养面积124.0万亩,藕虾套养面积34.1万亩,其他32.1万亩,分别占4.18%、6.43%、1.77%和1.66%。

  养殖面积前5名的省份依次为湖北(790万亩)、安徽(397万亩)、江苏(212万亩)、湖南(300万亩)、江西(151万亩),同比分别增长9.57%、60.08%、5.47%、42.86.%、46.60%。5省养殖面积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的95.94%,增加近8个百分点,也显示我国小龙虾养殖向优势区域加速集中。

  从全国看,2019年小龙虾价格波动幅度超过2018年同期。3-4月份,总体价格同比偏高,各主产省份普遍价格高于35元/斤;5-6月份,产量增加后集中上市期间,造成价格同比偏低,部分地区出现低于15元/斤的低价,比2018年同期价格低2-3元;7-8月,回升至20元/斤以上,各地价格分化较大,湖北省中后期均延续低价位,安徽省6月下旬价格开始回升,7月份后逐渐恢复到2018年同期水平。早期苗种价格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是2018-2019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增加幅度大,前期虾苗供应相对不足、缺口较大,造成虾苗价格虚高。

  2019年,我国主产省份小龙虾养殖户效益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盈亏分化较大。总体来看,新养殖户由于前期小龙虾苗种价格偏高,造成成本上升,后期成虾价格偏低,导致整体效益不好;老养殖户有苗种出售的效益很好,没有苗种出售的养殖户效益也不如上一年。

  湖北省潜江、武汉等地区,养殖户效益同比有所下降,但亏损比例不大,在咸宁、襄阳、黄石等地,则有不同比例的新养殖户亏损。

  安徽省霍邱、全椒、颍上、定远、长丰、寿县、宣州、巢湖等重点县的老养殖户基本盈利,新发展的养殖户中大约10%的种养户盈利,20%的种养户可以收回苗种、饲料和稻田工程建设的投资,40%的种养户能够收回苗种和饲料的投入,30%的种养户收不回苗种饲料投入,但大部分新养殖户都留足了种虾,为来年小龙虾生产打下了基础。

  浙江省的湖州和嘉兴等地,在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下稻虾共生轮作模式迅速发展,据调查,由于小龙虾销售价格比湖北、安徽、江西等省高,2019年养殖户盈利较好,实现盈利的种养殖户占比80%以上。

  2019年我国小龙虾二三产业稳步发展,湖北、江苏二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全产业链条。小龙虾加工业保持加速发展态势,加工能力持续增加,但多数省份加工业发展与产业发展总体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2019年全年小龙虾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更凸显了加工能力这一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受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影响,2019年小龙虾出口量略有回升维持低位,出口额下降,但进口量和进口额大幅增加;小龙虾国内市场保持增长,消化了出口受阻带来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湖北、安徽、湖南、江西、江苏、山东、浙江7省的113家年加工量在100吨以上的规模化小龙虾加工企业加工总量约80万吨,比2018年增加18万吨,增长150%;仅湖北省就增加规模化加工企业30多家,加工量增长186%。

  从总量上看,小龙虾规模化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五省,其中湖北省无论是在数量和平均加工量来看,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规模以上加工厂就达51家,占全国近一半,加工量超过58.54万吨,占全国的7成以上。

  从年加工量在50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数量上看,集中度也很高。全国24家50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中,湖北省占13席,其中年产量超万吨的龙头企业有9家,分别是湖北楚玉莱信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仁尚仁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莱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洪湖市新宏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洪湖市万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洪湖市井力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湖北金福源食品有限公司。其他的分布在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省,其中年加工量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有湖南省的顺祥食品有限公司。

  我国小龙虾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量约为3万吨左右,占加工总量比例很低。2019年,部分加工企业的销售市场由主要出口欧美朝着国内消费为主、出口市场为补充转变;产品类型也日渐丰富,由单一速冻虾仁向调味即食整肢虾、单冻虾尾、速冻虾仁三足鼎立方向转变。

  根据生产加工工艺的不同,小龙虾初级加工产品主要可以分为整肢虾(不去头、不去壳)、虾仁(去头、去壳)、虾尾(只去头、不去壳)三大系列,常见的有“冻煮带黄小龙虾仁”“冻煮水洗小龙虾仁”和“冻煮汤(配)料整肢小龙虾”等,而整肢小龙虾又分为清水原味虾、国际风味虾(欧式茴香虾、美式辣粉虾等)和中式风味虾(麻辣虾、香辣虾、蒜泥虾、十三香虾、油焖虾等),解冻后或加热后即可食用。

  以小龙虾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甲壳素提取为代表的精深加工,主要集中在湖北和江苏两省,一些重点企业以小龙虾壳为主要原料,加工形成了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胶囊、几丁聚糖、水溶性几丁聚糖、羧甲基几丁聚糖、甲壳低聚糖等系列产品。

  据调查,2019年全国通过批发市场等途径被直接食用的小龙虾约占70%-80%,其中不耐运输的青红壳小龙虾主要就在产地或邻近省份销售,耐运输的红壳硬壳小龙虾销往较远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等地区;大部分剩余的为中小个体小龙虾,被加工厂加工成虾仁、虾尾和调味整虾的小龙虾,三个系列消耗原虾百分比分别为22%、43%和35%;全国小龙虾精深加工量在3万吨左右,仅占加工总量的约1/16。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火爆,线下货运、客运物流等小龙虾销售流通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小龙虾主产省都在加快冷链物流建设,推进小龙虾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模式。

  1.线上渠道。各地积极创新“互联网+小龙虾”经营模式,引导传统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成交量迅速放大。江苏省农业主管部门全方位推动龙虾产地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阿里巴巴淘宝色中国盱眙馆正式开馆,中国盱眙龙虾网上商城开通运行,苏宁易购江苏优渔买卖成功上线交易,盱眙县与顺丰、泗洪县与京东签订小龙虾物流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线下渠道。小龙虾市场交易活跃,全国各地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均有小龙虾专营门市,如湖北省潜江,江苏省盱眙县、金湖县、兴化市、泗洪县,以及山东省鱼台县等建设了小龙虾专业交易批发市场,配套建设了小龙虾冷链物流系统。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地区共出口冷冻小龙虾或虾仁1.49万吨,同比增长49%,但与2012-2017年的出口量相比仍低很多;出口额1.68亿美元,同比减少10.64%,出口单价总体仍在下降。主要出口贸易伙伴集中在北美和欧盟地区,排前三位的出口国分别是美国、丹麦和荷兰,出口额之和达1.28亿美元,占我国小龙虾出口额的76.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任何人不得用于非法用途,否则责任自负。本网所登载广告均为广告客户的个人意见及表达方式,

  和本网无任何关系。链接的广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如有违者,本网有权随时予以删除,并保留与有关部门合作追究的权利。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推荐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