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vs湖北潜江:谁才是中国小龙虾之乡?

  华夏大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小龙虾忙碌的身影。1年超过2000亿元的产值,让小龙虾成为了中国餐饮销量最大的单品。

  国民“夜宵之王”捧红的不止是大排档,还有江苏盱眙和湖北潜江:一个是全县1/8人口从事小龙虾行业,一个靠小龙虾成了全国百强县。两强相遇,谁才是真正的中国“小龙虾之乡”?

  这两个地方,都有着“中国小龙虾之乡”的名头。“老大哥”盱眙的龙虾节办到了第19届,想当年就是靠着小龙虾才让盱眙不再被人念成“于台”;“小兄弟”潜江的龙虾节今年虽是第10届,可产业规模却是风头生猛,发展正劲。

  这边盱眙的文艺晚会请了张信哲、李荣浩,那边潜江就请薛之谦和张也;盱眙搞万人龙虾宴, 5万人一晚上吃了50吨小龙虾,潜江趁着龙虾节搞招商,现场签下投资270多亿。

  其中,产业链中最大头的餐饮产值超过了2000亿。想要给自己多切点蛋糕,自然是要在口味上花心思。

  在20年前甚至更早,小龙虾在充满草莽烟火气息的夜市大排档是个廉价的平民美食。真正让它成了全民宵夜、网红美食的历程,却并不平坦。

  在2000年前后,一个在一线城市做文化品牌策划推广公司的盱眙人,和盱眙县旅游局的领导是朋友。一边看到大城市里小龙虾卖的火爆,品质却良莠不齐,一边是盱眙湖塘密布小龙虾,品质不错却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零打碎敲贩卖到南京等地。于是,两方一拍即合,开始做起 “盱眙龙虾”的品牌了。

  从2001年第一届盱眙小龙虾节开始,这个贫困县的大手笔就一直被人关注:赵本山、阎维文、、刘若英、王宝强……数不清的明星被请来说“盱眙龙虾好”。

  顶着压力的盱眙,终于见到了曙光:2006年,盱眙龙虾的养殖、加工、服务通过ISO9001认证; 2009年,“盱眙龙虾”成了全国第一个小龙虾的“中国驰名商标”,盱眙龙虾自创的“十三香”做法风靡全国。

  持之以恒地办龙虾节,潜江借此打响自己的品牌。相比盱眙,具有“后发优势”的潜江,龙虾节玩得更有内涵。

  潜江是全国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市,在龙虾养殖、繁育、加工、餐饮技术上共有18项标准,把握着核心技术。潜江也借着这个优势,把龙虾节由单纯的吃货狂欢节庆,变成了这几年美食狂欢融合经贸和经验交流的活动。

  在中国小龙虾地图上,最火爆的城市包括南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而小龙虾成为今天现象级网红宵夜的发端,也是从这几个城市蔓延开来的。

  “虾壳能堆起一座紫金山”的南京,距离盱眙不过百公里的路途,同样,潜江距离武汉也只有140公里;从前只吃大闸蟹的上海,最早兴起吃小龙虾,是餐饮业主去进货大闸蟹的时候,带进上海的餐饮市场而一发不可收拾;北方麻小(麻辣小龙虾)的兴起之地——北京的簋街,主要的货源地也是江苏和湖北。

  盱眙靠着江苏小龙虾的高品质制霸江浙沪,潜江依托自己高产量和油焖大虾的麻辣重油口味占领北方市场,再加上两地都以小龙虾作为自己的名片,两个“中国小龙虾之乡”的争霸局面就此而生。

  2017年,全国统计小龙虾养殖总产量为112.97万吨,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监利和洪湖,潜江排名第三,盱眙排名第五。

  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为180.71亿元,位列中国水产类品牌第一名。

  数据显示,2019年盱眙龙虾餐饮加盟店约2500余家。潜江的势头也很猛,目前全国有龙虾餐饮直营和加盟店2500多家。

  据《2018年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分析,当前国内每年小龙虾的需求量约为190万吨,但国内供给仅90万吨,缺口有100万吨。

  也就是说,中国的小龙虾市场,足以容下多个玩家。盱眙和潜江,与其一争长短,不如携手把市场做大。

  庞大的产业背后,存在养殖方式不规范、行业标准不统一、地域品牌不清晰等问题。虽然两地都在制定标准,但都没有解决标准化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资本过热地涌入。随着小龙虾行情火爆,吃货们又为追求品质和口味更认可产地和品牌,但是龙虾之乡的产地资源有限,导致整个市场要素水涨船高。

  有媒体报道,现在潜江养殖龙虾的土地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承包费用也在逐年上涨,就连当地居民都在吐槽,“我们也吃不起龙虾了。”会不会出现类似“蒜你狠”、“姜你军”这样“虾贵伤民,虾贱伤农”的折腾而毁掉小龙虾之都的争霸,都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咱们吃货关心的不是谁在“小龙虾之乡”的争霸中胜出,而是能不能在夏日的夜晚愉快地嘬着龙虾、喝着啤酒。

推荐文章
广告